人文青春
“人文”就是在离“神山”顶峰10米处停止前行
2007-12-01 00:00    点击:    作者:    来源: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1955年5月25日,英国登山队的4名探险者首次登上了坐落在尼泊尔和锡金交界的干城章嘉峰,但他们却在距离顶峰10米远的地方停止前行。因为他们在登山前给当地人立下了字据,承诺不到达离峰顶10米以内的地方。这样信守诺言是为了尊重当地人对干城章嘉峰的神圣信仰。虽然干城章嘉峰的名气远逊于比它只高出300米的珠峰,但在珠峰被确认为世界第一高峰之前,干城章嘉峰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高峰。可不管第几,都不影响生活在山峰两侧的人民对它的崇拜,他们把干城章嘉峰当作是能带来福祉的神仙,因此不愿去登临冒犯。

如果人类当年也能在离珠峰最高处10米外停止前行,永远没有人狂妄地凌越珠峰最后的神圣,那又是多么明智与美好!

什么是“人文”? 李北陵《人文的涵义》一文说:

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作者又讲了一个在澳大利亚打鱼的事,那里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我们也知道在欧洲一些国家,人们钓鱼都是备着尺子的。最后作者说:

“人文”其实并不晦涩,在我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人文”在哪里?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又如作家龙应台所言,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气质。 (载《工人日报》2005年11月23日)

我们如果进行更简洁的概括,“人文”就是行事做派合“义”(“义者”,就是适宜、合乎道德)、一切言语行为追求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看上去有型有款、乃至富有美感,是对神秘、神圣事物的敬畏、尊重,是有节制、是有反省的生命意识,是更有精神内涵的人生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