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春
以“大”养生  
2007-12-01 00:00    点击:    作者:    来源: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整个《庄子》说了一个“大”字!

也就是说《庄子》的思想主旨从某种角度来讲是围绕一个“大”字来阐释它的世界观、人生观!此是因为心胸不够“大”是我们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多多的主要原因。“不是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还不够开阔”(汪国真)。因此《庄子》的旨趣事实上是在帮助我们进行“扩胸运动”。

当我们有人生的大胸怀,大境界,大追求,自然能够摆脱对那些小烦小恼、琐痛碎苦的纠缠。“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庄子·至乐》)为使世人能够“怀大”、“汲深”,《庄子》通过一种绝对超凡绝俗的“大想象”为我们制作了精神上的“超大的衣服”与“超长的绳子”。用理性的话来讲,这就是在精神上“经虚涉旷”,就是“蹈(遵循,履行)虚守静”,也就是淡泊无为。用《淮南子·原道训》的话讲就是“知大己而小天下。” 懂得什么是“大我”的价值追求,就可以摆脱“小我”的世界观。不知道人生“大道”及“大义”之所在,就不能超越对生活中许多东西的贪恋,器宇狭小不能涵容巨大,也就没有“精神力”追求创造人生的大境界。只有意识到“至贵不待爵,至福不待财。”(《淮南子·精神训》),才能享受人生精神上的“至乐”之福!最尊贵的存在与世俗的爵位没有关系,最幸福的生命也无须一定仰赖财物。在超凡的艺术“想象”中超凡而艺术化地存在的典型例子是庄子。为阐明“无为”、“虚无”的哲学观点,庄子想象了下面这个故事: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

庄子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超级开阔背景中,设想了本为“浑沌”的中央之帝与“好心”的南海之帝、北海之帝交往的“恶果”。此寓言所表现的智慧与才情,让你读了无话可说。而这种令我们的“读后感”是“无话可说”的寓言在《庄子》一书中多达一百多个,让我们试举几例来欣赏:

“有国于蜗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趋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庄子》)

《庄子》思想及其散文是能飞的,刘熙载就指出:“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艺概·文概》)你看其中的“骛”、“奋鳍”不就是“飞”吗?真是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其境界宏阔无比,鱼的声势自然惊人,象这样千里“莫不厌”的鱼得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捉住它,任公子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谁又能想象到用五十条大牛作饵来钓鱼的奇观呢?我们见过小中见大,但谁能想象到两个蜗角之国竟然能恩怨如此呢?谁又见过能笼罩千辆大车和四千匹马的大树?庄子的哲学是在给世人进行“扩胸运动”,他只是讲了一个“大”字。庄子用飞翔的想象成功地将我们引领到了这样一个“大”境界!这是一个靠超凡脱俗的“想象力”逍遥无待而存在的至大境界!

用“大”来“养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