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学风建设理念及总体方案
2011-05-10 00:00    点击:    作者:    来源: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内容,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和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生源素质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生思想迷惘、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提高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我院对大学学风建设理念的认识

做事的理念即行动的指导思想,理念不清,必然导致行动、举措的盲目无效,甚至反作用。因此,我们在学风建设过程中首先解决“什么是大学学风”这个思想理念问题。通过大量调研与思考,我们理清了“大学学风”的逻辑体系,得出的结论就是:加强学风建设,是一所大学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而追求真理、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服务社会发展和张扬个性,是大学学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加强大学学风建设,应该用大学精神去激励,用道德教育去引导,用大学制度去规范,用校园文化去陶冶。全面理解学风的科学内涵,对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学风之意蕴

学风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意蕴学,指学习,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风,指风气,具有指向性和渗透性。学风,简而言之,指学习的风气。准确把握学风这一概念的意蕴应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三个层面去理解。从哲学层面来理解,学风是指学习者在认识客观世界、探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心理学层面来理解,学风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需要、动机、兴趣、能力等心理特征;从教育学层面来理解,学风是指学习者自觉接受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行为方式,学习者应把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视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概而言之,作为大学灵魂的学风,是指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精神氛围。

自1993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发出通知,强调加强学风建设,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总体还比较薄弱。学生的学风方面,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热情以及考风考纪等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的学风方面,大学教师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领域不正之风盛行,许多大学教师由于受功利思潮的影响,教学积极性不高,不重视专业素质的提高,缺乏原创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术研究工作缺乏执著,只重学术成果数量不重质量,甚至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有学者指出,有的大学已成为“抄袭大本营”和“复印大本营”。此学风若长期发展下去,大学必将难以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与学术使命。学风建设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每一位师生员工面前。

大学学风建设之特点

正确理解与把握大学学风建设的特点,对于推进学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履行大学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学风建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系统性。大学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优良学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诸方面教育管理的必然结果。从学校层面来看,学风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凭借学校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与推动,需要干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良学风形成的环境。从社会层面来看,大学学风建设还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以及各种社会价值观念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的学风建设。从学风建设的内容来看,学校对学风建设要有总体规划;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各自在学风建设中的任务、职责及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法;干部、教师、学生也应认真履行学风建设中所承担的职责及应享受的权利等等。学风建设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情况都可能影响到大学学风建设的整体成效。

二是渐进性。学风是大学师生的精神面貌、综合素养、教学质量、学习绩效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学风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既是静态的常量又是动态的变量,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来反映。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长期的不懈努力,需要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基本规律,需要认真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难点与焦点,以便为大学学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科学化提供现实依据。

三是层次性。大学学风建设的层次性具体表现为学风建设工作中既有学校整体的建设规划,又有各职能部门具体的实施方法;既有教师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又有学生的求学之风、勤学之风;既有班风建设的规定,又有学生个体的优良学风培养要求。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要明确各自在学风建设中的工作职责,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增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同时,学风建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师生个体的变化和不同阶段上。掌握了学风建设的层次性特点,就能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四是复杂性。人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风建设的复杂性是由生活在大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群体中的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中的人的身心发展既受自身的生理特征、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从学校内部来看,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大学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大学文化、师资力量、教师教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取向等等;从社会因素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存在的功利思潮、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不正之风都时刻冲击着大学的学风建设。大学的学风建设不仅仅是由大学本身所决定的,而且是由大学中的人、环境、条件,以及社会思潮等等各种因素的集合体所决定的,这就增加了大学学风建设的复杂性。因此,加强学风建设,必须真正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

(二)、大学学风建设之要点

我们认为,大学学风建设应重点抓好追求真理之风、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之风、服务社会发展之风和张扬个性之风四个方面。

1.追求真理之风

大学以传承和创新知识为己任。创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探索事物本质、追求真理的过程。柏林大学首任校长费希特在其就职演说中讲到:“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以追求真理为主旨……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人类进步和人的完善发展,以自由探索真理为办学主旨……对真理的执着追问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强烈诉求是大学教育的鹄的。”

追求真理之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忠于真理的坚定信念,要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勇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为发现真理、传播真理、实现真理而奋斗。二是要有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要有不惟书、不惟上、不轻信、不盲从的独立学术人格;要有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从任何外在的压力并坚持正确主张与思想的坚定信念。缺乏批判精神与怀疑精神,缺乏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精神,就很难达到追求真理这一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三是要与服务社会相区别。大学要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要服务社会,但大学更是研究高深学问、探究真理之“学府”,而不仅仅是服务社会之“学店”,“大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社会需要而设立的,大学还有它更为重要的任务。它要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终其一生都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它是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的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的理想境界,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妥协方案。正因如此,大学有时就像一座‘象牙塔’,就是要与现实社会、特别是不够理想的乃至异化的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这种距离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坚持真理。”(王诺.读哈佛[J].读书,2000,(12))显然过于实际的人生追求,将导致浮躁心理的滋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潜心钻研学问、踏实学习。

2.强化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之风

从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起,“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便成为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准则和办学理念。《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指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学术自由是高等学校区别于政府、企业、其他事业单位的根本特征,彰显着高等学校的本质,是现代大学具有生机和活力之所在。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学术活动不受任何约束,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是统一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这二者被视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学术自由在彰显无畏的开放意识、自由的探究精神的同时,又蕴涵着一份责任、规范、自律和义务。此外,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就缺乏存在的条件,学术创新也难以实现,大学的民主便无从体现。

3.服务社会发展之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由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向服务社会发展。进入经济社会中心的大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成为知识产业的孵化器。

大学服务社会就是大学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动服务社会,履行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能进一步为学生创造条件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学习联系实际,把自己融人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

4.张扬个性之风

无论是知识经济的呼唤还是素质教育的诉求,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已勿庸置疑。创新教育就其根本性而言,就是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过程。因为从人的发展来看,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滋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土壤。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编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指出,培养“人格力量”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一个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更能应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所需的知识,更能在专业文化知识方面认识和充实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弘扬个性之风,一方面是充分尊重个体的人的个性。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从教育上看,追求人的价值正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目标,以人的终身教育为基点的学习正成为 21世纪国际教育的内容和方向。就此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人,而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存在是个人的个性的存在。因此,尊重人归根到底是尊重人的个性,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尊重个性意味着承认个别差异,尊重多样化,尊重教师不同的教学和学术风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是尊重个体的人的不同需要。在大学,张扬个性主要指尊重教师的基础性需要——物质需要,尊重教师的优先性需要——精神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态度体验,求得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 我院学风建设之总体方案

1.用大学精神去激励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于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弥新的动力和取之不竭的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泉,它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我国知名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现在校训中的大学精神,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京师范大学的“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等校训中蕴涵的大学精神,形成了清华、北大等中国大学之学风。因此,各大学要结合每一学校的历史、传统、风格、特点和水平,认真总结、精心培育、积极宣传并身体力行一种大学精神,去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促进大学学风建设。

2.用道德教育去引导

道德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核心。《论语·为政》篇写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学风建设上,要用道德去引导优良学风建设,用文明去规范教化师生的行为。这样,那些还没有养成优良学风的师生就会因惰于学业、无视道德需要而感到羞耻,就会产生内驱力主动地反省失误、改正错误、发愤图强。用道德教育去引导,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把学术研究与探求真理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形成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道德境界,使教师真正成为“社会的良心”;加强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对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身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这是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自我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离开了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再次,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对学生学风的影响,实现教师学风与学生学风的互动发展。毋庸置疑,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教师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之风,甚至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

3.用大学制度去规范

“制度”之内涵,简言之,一方面是指“制”,另一方面,“制”要有“度”。制度是人类追求秩序化的一种方式。学风建设也需要好的制度,需要用制度去规范。“制度”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基础,它规范着师生的行为方式,明确作为制度所涉及的师生如何实现自我需要与社会需求的共同满足。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言行,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学风建设重在教育引导,那么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保障。用制度去规范学风建设,一方面要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维护制度外在的威严蕴涵着的崇高的境界、品格和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每位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师生员工在愉快的氛围中规范自己,使全体师生员工的人性、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挥与发展。

4.用校园文化去陶冶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映照着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和管理制度、办学特色、全校师生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浓厚、热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塑造。它具有陶冶、凝聚、规范、导向和激励等功能。

用校园文化去陶冶,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是一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前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相反,负担过重只能使人处在忙于应付、自顾不暇的境地,只能使学习与工作生吞活剥、敷衍塞责。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出求真、向善、创美的统一,把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渗透到有关的教育情境、教学策略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道德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以其自身的魅力去陶冶感染师生员工。再次,要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和讲座,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实践证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员工的道德认识和情操陶冶的作用,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师生活跃学术思想、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四)、大学学风建设之环节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就其逻辑体系、基本理念和最终成效而言,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四个环节:学、思、用、创。

第一个环节是“学”。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习成为生活的必需。诸葛亮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智无以成学。”学习二字的繁体写法是学晋。学字的象形含义是一个小孩子在学堂门外要进去;習字的象形含义是一只小鸟儿飞出了巢臼。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学是学知识、学技能、学方法;习是练习、复习、实习。所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在师生中树立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一种责任和一种境界。 “学习型社会”译自英文the learning society,也有人将之译为“学习化社会”。当然,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读书是学习,工作是学习,旅游是学习,开会也是学习。所以,有心人开会总是带着笔记本,边听边记,边记边思,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自己的感悟和主张。正所谓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建设学习型社会,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要时刻关注学习、参与学习、深入学习,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学、与时俱改,做到日精其学、日新其业,形成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与作风。

具体到大学生的学风而言,一是在学习结构上,要打破各门学科自我封闭的门户之风,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方向的有机融合;二是在学习内容上,要充满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信息化气息,各门课程实现相互整合、综合与融合;三是在学习形式上,要在科学化、规范化、整体化的原则下尽可能灵活多样,使学生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多方向的学习,达到知识的全面掌握;四是在学习目标上,要以成为综合性、研究性、技能性、创新性人才为目标追求。

第二个环节是“思”。常言道:人生三件宝,谦虚、勤奋加思考。《论语·为政》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韩愈在其《进学解》中也写道:“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由思考而激发,思考由质疑而启动。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思结合,方能结出硕果。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学与思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础在学习,根本在思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拓宽思路、放飞思维,才能探索真理、超越梦想。法国艺术家罗丹曾描述他自己在雕塑创作时的感受:“我不但以自己的大脑、紧皱的眉头、扩张的鼻孔和紧缩的嘴唇进行思考,而且我的胳膊、后背和大腿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思考,我的紧握的拳头和脚趾都在思考”。人类与其它物种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进行理论思维,鸟类能够表演特技飞行的奇观,能以惊人的方式环绕半个世界然后返回,但是它们不会思考和推理。“理论”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看明白”。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学风建设也是如此,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精于思考、乐于思考,才会有超乎寻常的新见和创造。

第三个环节是“用”。要学以致用,用得其所。要把学习的理论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通过学风建设,大兴刻苦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干事创业之风。要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应用,这样学到的理论、经验、方法、诀窍,才会在实践中事半功倍。

第四个环节是“创”。“创”就是创业、创立、创造、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时代要求和独有品格。从而创新则需要学习。人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进,不断开拓创新。